RSS
 
当前位置 : 主页 > 能源科技 >

大模型热潮奔涌 算力网络何去何从?

时间:2024-03-12 08:27 浏览:

从2019年起,中国信息通信业就开始积极倡导“算力网络”这一新兴的技术理念;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启动“东数西算”工程,为算力网络发展送来了政策“东风”;2023年,ChatGPT的异军突起带来了人工智能产业新一轮飞跃,也引爆了智能算力新需求。从进入人们视野,到乘上政策“东风”,再到获得巨大市场需求驱动,算力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火爆出圈的大模型对算力网络提出了怎样的需求?算力网络如何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在近期举办的“2024 ICT行业趋势年会”上,业界专家纷纷对大模型热潮下的算力网络发展建言献策。

智算需求水涨船高

算力通常分为专用算力、通用算力和智能算力。2023年,伴随着大模型的持续升温,智能算力增势迅猛。“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多元创新应用驱动计算产业迈进‘智能算力’发展新周期,带动产业格局重构重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总工程师郭亮表示。

中国电信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雷波用具体数据说明了大模型对智能算力需求的迅猛增长态势:GPT-3进行一次大模型训练涉及的参数规模为1750亿,GPT-4的相应数字则增长到1.8万亿。“伴随着大模型参数持续攀升,超大规模GPU集群成为大模型训练的必要条件,预测未来训练所需集群算力将达到E级规模。”雷波表示。

受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智能计算中心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建立。北京、天津、重庆、深圳、上海……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前瞻性布局,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规划建设,支撑和引领数字经济、智能产业、智慧城市、智慧社会发展持续推进。

尽管成绩斐然,但我国大模型智算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郭亮介绍,2023年10—12月,中国信通院受工信部委托对20家大模型企业进行调研,发现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算力规模比较分散、国产芯片产能及性能欠佳、大模型软件生态不统一。

运营商布局新“赛道”

从布局算力网络到发力智能算力,运营商在过去一年对大模型需求给出了积极回应。

“2023年,面向渲染、智算、云以及模型训练等‘东数西算’典型场景,中国电信在甘肃、江苏、北京、山东、四川开展了算力网络试点工作。”雷波介绍。此后,面向智算业务日益增长的趋势以及智能算力供给不足的局面,中国电信秉承云网融合的发展理念,构建多级智算网络,以规模互联优势弥补单体智算不足,推进智算业务发展尽早驶入“快车道”。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段晓东介绍,中国移动深刻把握算力时代发展脉搏,发挥运营商网络领先优势,以网强算,提出“算力网络”全新理念。为构筑算力网络发展源动力,开创算网一体原创技术体系,中国移动已形成一批标志性的原创技术,包括算力路由、全调度以太、数据快递等,从互联网架构体系、以太网转发机制、长距离高吞吐传输性能等方面进行突破。

中国联通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部总监曹畅表示,中国联通按照“5+4+31+X”的布局推进数据中心建设,除了自身的算力资源,还依托行业领先的云联网(CUII)将外部算力资源纳入管控和服务体系,成为全社会的算力中介。中国联通还将分布在各地的智算中心节点连接起来,构成具备感知、分配、调度能力的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更好地汇聚和共享算力、数据、算法、模型等资源,满足智算新业务需求。

面向未来,与会专家认为,大模型经济赋能价值不断显现,对算网设施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支撑大模型的应用和发展,业界还需要进一步推动算力基础设施软硬件技术升级,强化算力、存力、运力和安全保障能力。